玄奘法師於《大唐西域記》中有云:「(古印度)五歲一設無遮大會」。據說玄奘法師在天竺成功求法準備回歸東土時,便曾參加了由戒日王(當時的印度國王)所舉辦的「無遮大會」,時為公元642年。戒日王十分敬仰玄奘,特意在首都為他舉行無遮大會,來自全國的二十多個王公和成千上萬的高僧與修行人慕名而至。這是一場辯論形式的無遮大會。在大會上,任何人都可以對佛理佛法抒發己見,只要得到公眾認可,就會成為法會之主,從而成為宗教界領袖。參加大會的眾人,都是帶著要向玄奘提出挑戰的想法而來的。
大會歷時數周,由玄奘宣講大乘佛教教義,只要有人對他提出的論點有所懷疑,進行辯論並能把它駁倒,玄奘便要向眾人謝罪。最後,玄奘引經據典,侃侃而談,把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,贏得眾人讚賞,更因而獲得了「大乘天」的尊號。
玄奘還受邀參加了另一場更大的佛教盛事,那是五年一度的與眾生結緣的無遮大會。大會一連七十五天,在恒河北岸舉行,戒日王在大會期間宣揚佛法,供養一切諸佛,同時布施大量財物予所有與會的僧人、外道以及貧苦大眾,為數達五十多萬人。
《活動影片》
《活動相片》